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经济发展、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主体地位,必然的联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,也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。
回望岳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史,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主要是依靠步行和少数外来的“黄包车”等传统方式,到后来的机动车辆慢慢的变成为主流,从城市客车、公交车兴起,到个体客运车、出租车繁荣,再到公共自行车和共享电动车普及,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化,见证了岳阳城市的迅速扩大与慢慢的提升,也折射出公交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与时俱进。
1964年岳阳设立专署后,随着一批地属工业公司在岳阳陆续建立起来,中心城区人口迅速增长,广大市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。在地委和行署以及有关部门等支持下,1965年5月岳阳县汽车站无偿下拨三台客车和七名司乘人员,在郭亮街组建城关镇“城市汽车站”。
1965年7月1日,正式营运岳阳火车站(先锋路老火车站)至北门渡口(原2路)和竹荫街至城陵矶(原1路)2条线路。这是岳阳城区公共汽车的开始,结束了靠人力车和马车往返车站、码头接客拖货的历史。
经岳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研究,1976年12月将原岳阳县城关镇所属的人民汽车站改为岳阳市人民汽车公司,标志着岳阳交通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。
随着城市逐步扩大和人口持续增长,公交车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。从有人售票到无人售票,从传统公交车到新能源公交车,岳阳市公共交通公司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创新。同时,公交票价也经历了多次调整,更符合市民的出行需求。
1994年6月,岳阳市公共汽车公司由集体所有转为国有。1996年5月,岳阳市公共汽车总公司自筹资金,添置14台无人售票大客车,开通南湖至岳阳楼9路无人售票公交线,打破了市公交行业长期实行有人售票的传统经营模式。
2000年6月15日起,根据市政府会议纪要,同意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对部分线路更换的新客车实行新票价,由原来0.5元一票制调整为1元一票制,学生乘车仍按0.5元一票制。旧公交车从2000年10月份开始调整。2015年5月12日,岳阳市城区首批200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。同年,新能源公交车票价从1元调整至2元/人。
2019年12月26日,岳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革重组,正式成立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。经过54年的发展,企业具有营运公交车辆904台,营运线条。
在公共交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,个体客运发展也异常迅猛。1984年,个体户王锦林筹资购置1台18座中巴车,运营线路为火车站至四化建,为境内第一台个体客运车。
出租车作为一种灵活的交通工具,为市民提供了门到门的便捷服务。岳阳市出租汽车公司的前身是市公共汽车公司出租车队,1985年3月20日成立,归属市城市建设管理处。
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,公共自行车与电动车慢慢的变成为城市交通的新宠。2013年,岳阳市真正开始启动投放的公共自行车,慢慢的变成为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。
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未来的公共交通工具将更加智能化、绿色化。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创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被应用到公共交通工具中,例如,无人驾驶公交车、地铁、轨道交通等,为人们提供更便捷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我们期待未来的公共交通工具,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欢迎来电咨询:400-114-7977 地址:宿迁市宿城区栖霞山路22号